Asus-ROG-Maximus-VIII-Gene-Features.jpg  

華碩 ROG GENE 系列已經堂堂邁入第八代
認真計較算起來 Gene 其實第8片-第七代才對
Gene.jpg  
因為ROG GENE並沒有推出過一代
且中間4代因為PCI-E3.0交替期推出了兩次
過去的就讓它過去,不用再命名太多琢磨

總之Intel DDR4雙通道LGA1151腳位 Z170晶片
ROG最新MATX小板就是MAXIMUS VIII GENE

回顧過去GENE系列比起前年加入的Hero和Ranger
已經算是有點資深的前輩了

而且幾乎每一代都沒有缺席過
因為Extreme反而在第MAXIMUS VII Z97中缺席
所以GENE幾乎已經是,華碩每年必出的ROG mATX Form Factor 板

ROG GENE且特色和定位市場是對於
MicroATX尺寸有著執著的組機迷或玩家們
有Mini-ITX無法擁有的雙卡擴充性
小於ATX的板型,尋找中小機殼好搭配
在部分Lanparty玩家心中mATX Form Factor靈活度
和擴充性還是大於Mini-ITX

彩盒的部分秉持ROG傳統,火紅色+平行四邊形
搭配Core i7 6700K盒裝正式版 For Gamer 玩家

i7  

1.JPG  

跟上一代相比音效/網路保留傳統元素 Intel Lan / SupremeFX 2015
USB3.1和KeyBotII都是新加入的元素

2.JPG  

板搭軟體 AI SuiteIII / ROG 專屬GPU-Z
卡巴斯基正版/老牌的虛擬光碟Daemon Tool正版
ASUS Webstorage


3.JPG  

掀開彩盒透明上蓋,可以發現 ROG 在VIII系列
用色嘗試了新的改變,以往的黑紅色
改為消光銀+紅邊的新設計

4.JPG 5 (1).JPG 5 (2).JPG  

配件的部分︰
機殼擋板
SATA排線 2 條 + SLI 橋接器
Q Connector 和 M.2 螺絲
還有全新導入的防針腳歪角的CPU安裝小工具

6.JPG 7.JPG  

12合1-ROG貼紙
像是硬碟會需要的辨識標籤,還有風扇辨識貼紙
不用再機殼怕找錯線
以及給硬碟貼的硬碟標籤-還有鍵盤用的Kebot貼紙

8.JPG  

勿打擾電競掛牌

9.JPG  

PCI-Express 配置兩組 3.0 x16-雙卡模式x8+x8
還有一組PCI-e 3.0 X4

10.JPG  

裸機測試方便的開關和重置按鈕
和強制重啟系統的ReTry button和BIOS安全模式開關SAFE_BOOT

11.JPG 12 (1).JPG  

除錯7段顯示器燈號 以及MemOK 記憶體參數相容按鈕

12 (2).JPG  

ROG 面板連接用的 ext connector

13.JPG  

一組M.2 M Key能支援SATA和PCI-E兩種規格的SSD
能夠支援到22110長度

14.JPG 15.JPG  

供電配置 10 相DIGI+ VRM

16.JPG  

記憶體插槽顏色也由傳統的黑紅改為黑灰
能支援DDR4 16GBx4 最大上限

17.JPG  


PCH-敗家之眼-通電後會發光

18.JPG  

SATA和之前相比由8組減少為6組

但新加入SATA Express
其中2組與SATA Express共用
所以要組Gene搭配多顆超過6顆HDD或SSD的要斟酌一下

19.JPG  

PWM風扇控制針腳提供多達8組
其中一組W_PUMP是專門給模組化水冷使用
可以透過Fan Xpert3來設定和監看幫浦狀態

20.JPG  

後IO部分-提供四組USB3.0和一組TypeC+A
一組PS/2 / Clean CMOS / USB BIOS Flashback

21.JPG  

最後實際示範安裝一下
華碩在消費級主機板導入的CPU防針腳歪安裝小工具

按圖施工 保證成功

22.JPG  

只要把CPU放入蓋子裡面 並確實壓緊

23.JPG  

就可以直接放上 LGA 腳位上

24.JPG   

且可以直接蓋上使用不需拔除,並不會影響散熱

25.JPG 26.JPG  

要拿起時也很簡單 解開LGA扳手後 直接拿起即可

27.JPG 28.JPG  

可以防止不經意的人為折損針腳
尤其對不常DIY的生手來說 是一個貼心的小工具

MAXIMUS VIII GENE 實際搭配中塔散熱器
像是利民 Macho 也可以避開不干涉第一根PCI-E

29.JPG 30.JPG 31.JPG  

通電後 PCH 的 ROG 之眼即會發出紅光

499.jpg  

測試配備參考︰

Core i7 6700K 盒裝正式版本
G.SKILL Ripjaws 4 -2133
OCZ ARC100 SSD
FSP AURUM PRO 1000W

開機進入BIOS,看到熟悉的特效簡易介面
如果要微調進階功能可透過F7進入

BIOS-1.jpg  

雖然不是新功能,不過華碩也在
本次Z170系列板導入線上更新機制
讓玩家在更新BIOS除了傳統的USB外
多了網路更新功能,並提供三種細向設定

BIOS-2.jpg BIOS-3.jpg  

AI Suite 3 硬體偵測和調教控制介面

ASUS AI Suite III.jpg  

板搭光碟附贈軟體︰ROG元素
RAMDisk / KeyBOTII 英文版-後續會導入中文
GameFirstIII 頻寬控制軟體

ROG GameFirstIII.jpg ROG KeyBotII.jpg ROG RAMDisk.jpg  

新導入的 HyStream可以透過區域網路
讓Android裝置跟主機板連動共用鍵盤滑鼠

HyStream.jpg  

整體導入的軟體介面還蠻多和豐富

基準 Benchmark 參考

6700K 預設時脈︰4.0Ghz TB 4.2Ghz

CPUMark 99

CPUMark 99.jpg  

PassMark

PassMark.jpg  

PCMark 8

PCMark 8.jpg  

3DMark

3DMark.jpg  

利民 Macho 溫度參考

約在77~80之間
風扇轉速介於600~800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全平台待機時耗電 28W

501.jpg  

全平台滿載時耗電 122W

500.jpg  

──────────────────

MAXIMUS VIII GENE 使用心得
新的配色,讓人習慣了ROG的黑紅
一下子也許有可能會無法接受
但也許會有人喜歡 銀黑的配色

傳統元素 ROG DNA都有保留著
一些的新增DIY小細節 有全新的貼心感受
像是風扇標籤 KeyBot小貼紙 以及CPU安裝工具等


尤其,在台灣零售市場通路中眾多品牌主機板中
MAXIMUS VIII GENE應該是目前
唯一一片有販售的MicroATX的Z170主機板

有時候往往因為需求和數量問題
使得Z系列MicroATX在業務端的現實考量下
在台灣並不一定會販售-但Gene幾乎是每年必定販售
讓喜好MicroATX板型的特定族群玩家有著唯一的選擇

以上是MAXIMUS VIII GENE和6700K盒裝正式版開箱測試參考

謝謝收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ostro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